1958年盛夏,全球局势绷得像弓弦。中东那边,黎巴嫩、伊拉克接连上演反西方变局,战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。美国坐不住了,七月十五日,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员直接登陆黎巴嫩,英国也跟着入侵约旦、利比亚,中东局势紧绷到极点。
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,看到这局面,心里痒痒的。他们觉得机会来了,叫嚣着要“反攻大陆”。七月十七日,台军进入“特别戒备状态”,军事演习搞起来,对大陆沿海的侦察袭扰也随之加剧。
棋局变数
北京中南海,毛泽东可没闲着。他洞察到,这中东危机和台海风云,其实是可以联动起来的。一个“围魏救赵”的妙计,在他脑中渐渐清晰,目标直指金门。
七月十八日,毛泽东拍板:炮击金门。这棋,就是要牵制美军在远东的兵力,支援中东那边反侵略的斗争,顺带也能把蒋介石的嚣张气焰打下去。
这场仗,他定调为“内政”,巧妙规避了美国直接插手的理由。当天,毛泽东便召集了彭德怀等几位元帅,还有高级将领,初步指令下达,大戏开场。
缓兵之计
命令一下,中央军委和福州军区立刻行动起来。福州军区司令员叶飞,迅速在前线厦门云顶岩设立了指挥部,一切部署都紧锣密鼓地展开。
可七月福建正值台风季,连日暴雨把路都冲毁了,给部队集结和弹药抢运带来了巨大困难。前线准备工作,真是举步维艰。
七月二十七日,毛泽东考虑到准备仓促,天气恶劣,海空军还没完全到位,最终决定暂缓炮击。他致信彭德怀,也征求了前线叶飞的意见,叶飞也建议推迟。
这一缓,争取到了宝贵的战备时间。解放军利用这段空档,加紧构筑工事,抢运弹药,还玩起了迷惑战术:白天后撤,夜间再潜回阵地,把敌人耍得团团转。
炮火怒吼
到了八月二十日,毛泽东判断时机已经成熟,决定对金门实施突然而猛烈的打击。两天后,八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,北戴河会议上,毛泽东召见叶飞、彭德怀、林彪等人。
核心争议点来了:会不会打到美国人?毛泽东反复追问,顾虑重重。叶飞在前线,直言战场炮弹无眼,技术上很难完全规避。但最终,毛泽东权衡利弊,还是那句:“照计划打!”
八月二十三日,傍晚十七时三十分。福建前线,厦门、莲河等地,四百五十余门大炮同时怒吼,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,金门岛瞬间陷入火海。
战果惊人。金门防卫部三名中将副司令官——赵家骧、吉星文、章杰,当场毙命。参谋长刘明奎也身负重伤,国民党军官兵伤亡超过六百人。金门防卫司令胡琏,这位当年金门战役叶飞的“老对手”,只因提前离开宴会厅,才侥幸逃过一劫。
笔法如棋
炮击金门的消息传到美国,总统艾森豪威尔彻底误判了。他以为解放军要攻占台湾,立刻下令将远东一大半的军事力量,包括四百三十余架飞机和六十余艘舰艇,紧急调往台湾海峡。
毛泽东的“围魏救赵”策略,至此算是大功告成。美国人的注意力被成功地从危机重重的中东地区,转移到了远东的台湾海峡,中东的反侵略斗争也因此赢得了一线喘息的空间。
美军曾试图为国民党军舰护航,但当解放军炮火再次降临,美舰迅速撤离,把台湾军舰孤零零地抛下。这无疑再次强调了金门炮击的“内政”属性,美国人也不得不接受。
蒋介石呢,甭管美国怎么劝,他就是死守金门、马祖,视为“反攻大陆”的跳板和精神象征,拒绝美方撤军的建议,反而持续向岛上增兵,将其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军事堡垒。
安全配资炒股,正规炒股配资官网,实盘10倍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